《经济参考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财政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财政工作。会议强调,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图片2


“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重点把握好6个方面”,会议指出,一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六是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

会议要求,2022年,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找准政策发力点,加强政策协同,扎实做好以下十项重点工作。加强对市场主体支持,加大政策实施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地。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实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继续实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新增支持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着力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

充分挖掘国内需求潜力,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拉动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加强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化债不实、新增隐性债务的要严肃问责,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推动财力向基层倾斜,继续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有效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强化会计质量监督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切实履行好财会监督主责。紧盯重点领域加强监管,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完善行业监管法规制度,加强其他领域财会监督力度。

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支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推进科技经费管理改革,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