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介绍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乡建设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重要领域。住建部下一步将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推动组团式发展,加强生态廊道建设,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加强既有建筑拆除管理。二是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加强完整社区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推进绿色低碳建造。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节能规划》印发,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试点示范

《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按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节能优先、量能而行,坚持系统推进、完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基本原则,到2025年,能耗“双控”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有力,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能效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推广,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迈出重大步伐。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5%,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基本目标,力争达到激励目标;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合理区间,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50%装配式,江苏无锡印发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进绿色建筑品质提升和高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率先示范。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太阳能光热、光电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光伏技术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实施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高星级绿色建筑与低碳建筑增量成本在住房价格监测体系中单独计算。完善绿色建筑监管制度,加强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措施管理,强化扬尘、噪音等污染控制,推广绿色建材的使用,深入推进绿色施工。推进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实施市场化节能改造机制,全面降低无锡地区建筑能耗,实施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充分发挥市级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作用,重点支持我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项目建设,以及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和产品普及应用等方面。

                                                               湖北武汉超低能耗建筑等绿色节能项目可申请以奖代补资金

近日,武汉市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建筑节能以奖代补奖金示范项目的通知》,建筑节能配套能力建设项目、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绿色建材标识项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皆可申请。

                                                                广东惠州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印发

近日,惠州市住建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惠州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实施13项工作任务,并提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目标,即2022年和2023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分别达到80%、90%;到2023年,全市新建成民用建筑按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5%,全市各县(区)形成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基本格局。
                                                   科技部:正在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和技术路线图

2月25日,国新办举行科技创新有关进展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透露,科技部正在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和技术路线图,并且进行部署。王志刚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确实是我们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挑战。我们过去在科技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在已经推广到产业,在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比如,新能源汽车已经广泛应用。“当然,新能源汽车研发还需要解决全过程绿色运行的问题,还需要解决电的来源清洁化问题,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王志刚说,核电也是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式,运行的清洁性肯定是有保障的,但同时安全性也十分重要,我国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已经并网发电,此外,在建筑节能方面也有一些科技成果来支撑双碳工作。

                                    《2022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发布:组织双碳标准体系建设 推动碳排放术语等标准研制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22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指出:组织编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动碳排放术语、管理体系、碳排放核算报告、生态碳汇等一批基础通用标准研制。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和能效标准水平。